媒体天外三个日本人的“中国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07 22:23:31






爱知淑德大学学生集体展示中方赠送的书法。王小鹏 摄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除了北陆大学和爱知淑德大学这两所“常来常往”的日本高校,今年还新增了另外两所大学的暑期研修团,显示出中日民间交流的稳定发展。



作者:王小鹏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流行去日本或欧美的旅游胜地度蜜月。


而9月1日下午,61岁的日本人竹井严却在天津的一个咖啡屋里向同事和学生回忆自己是在中国度过的蜜月。


竹井严老家在广岛,现在是北陆大学药学部教授。8月底至9月初,作为领队之一,他与北陆大学和爱知淑德大学中国研修团其他成员一起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交流、学习。


北陆大学位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是一所私立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就已派出280余名学生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学习中文,并通过与中国学生的友好交流了解中国文化。同时,每年有400余名中国留学生在这所日本大学学习、深造,占在校生总数的五分之一。


据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介绍,除了这两所“常来常往”的日本高校,今年还新增了另外两所大学的暑期研修团,显示出中日民间交流的稳定发展。

 

竹井严:在中国度蜜月


竹井至今来过中国五次,在去过的地方中,喜欢北京多一些。他觉得,作为首都,北京真的是特别漂亮,有越来越多的新建筑,未来必有大的发展。而作为北京邻居的天津则同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城市。



作者与竹井严(左一老者)等北陆大学师生交谈。北陆大学提供


1990对竹井来说意义非凡。那一年,,进入了漫长的衰退期,而他则迎来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在日本,不少夫妇都将蜜月旅行地选在夏威夷,竹井却带着新婚妻子踏上了中国土地,先后到访了上海、西安和北京等地。


竹井说,当时做出这个“不合常理”的决定,一是“因为自己喜欢历史”,二是因为报的“旅行团实在是超便宜”。


竹井认为,自己亲眼看到的中国和日本媒体报道的中国有很大不同。“在现实中,中国还是有很多好的地方。”他说,“比如,中国人很亲切,在地铁里会给老年人让座”。在日本,这是很少见的。


说到食物,竹井说他“最喜欢皮蛋瘦肉粥”。即使当年在西安蜜月旅行,他也没有勇气品尝风靡当地的臊子面。“我不喜欢偏油腻和辣的食物。”他说。

              

稻山训央:故乡般的喜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47岁的稻山训央可以用锯琴熟练拉出著名音乐家李叔同的中文歌曲《送别》。



锯琴 图片来自网络


锯琴,又名乐锯,是外形酷似锯子的一种乐器。相传,锯琴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为伐木工人用小提琴琴弓在锯背上推位时偶然发明的。


上世纪初,旅日的李叔同在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名曲《旅愁》的启发下,作了《送别》,成就了一首传唱不衰的骊歌。


出身大阪的稻山与竹井同在北陆大学供职,是未来创造学部的准教授。但与喜欢北京的竹井不同,他对天津有一种偏爱。


“虽然北京是很漂亮的城市,但是北京人多、交通拥挤。”他说,天津在这方面要好很多。


他认为天津人很热心,而其富有欧洲韵味的建筑让他着迷。从文化上来说,稻山出生的大阪一带流行落语和漫才(分别类似于中国的单口、对口相声)等传统曲艺,而天津人喜欢说相声。因为这些原因,稻山在天津更能找到共鸣。


出于一种故乡般的喜爱,稻山去年12月专门邀请他太太到天津旅行,计划一起参观水族馆并欣赏海河夜景。“谁曾想,当把太太带到海河边的时候,发现河道一片漆黑。”他摊开两手,无奈地说,“因为当时天冷,海河已没有夜游服务”。



稻山训央在表演锯琴。北陆大学提供


稻山这次随研修团去了北京的天坛,被其完美的圆形设计折服。他认为这种高超的建筑技术非常罕见,在日本可以相提并论的只有京都的金阁寺。“只是,两国在古建筑保护上不大一样。”他说,日本是尽量维持古建筑的原样,而中国会做一些现代的装修。


算上这次天津之旅,稻山已来中国14次。第一次来中国是27年前。那时候,大学生稻山背着双肩包乘船从大阪来到上海等地游玩。


那次旅行中,他最大的收获是“邂逅”了香辣蟹。对于爱吃海鲜的稻山来说,那种既香又辣的味道真是久久难以忘怀。


对于中国的新闻,他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依赖日本电视或网络。比如,不久前,他在日本电视上看到了事故的新闻后,第一反应是给在天津的学生发邮件确认。


“虽然日本的新闻传播速度很快,但是仍然更愿意相信自己熟悉的当地人。”他说。确认天津市内安全后,他立即通知学生可以安心来天津交流。


,稻山在来中国前的两场锯琴演奏会上,设存钱罐募集了一些来自观众的善款。北陆大学的教职工和前来参加交流的学生获悉后也被他感动,参与了募捐。稻山说,“虽然善款不多,但我们希望可以帮到受爆炸事故影响的人们。”

           

山本大河:把中文一直学下去


来自爱知县的山本大河今年19岁,是日本私立大学爱知淑德大学一名大二学生。这次参加中国研修团是他第一次走出国门。


他说,启程前,很多朋友都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来中国。“因为他们觉得第一次出国应该去美国和欧洲。”他说,“来到天津后,发现天津治安很好,是个很漂亮、宜居的城市。”



山本大河(右)在展示老师赠送的书法。王小鹏 摄


之前通过媒体,他和身边同学认为中国人喜欢用激进的行动解决问题,而且环境有待改善。“日本报道的大多是中国的负面新闻,如果媒体能多报道一些正面新闻,将有利于中日友好交流。”他说,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山本目前正在努力学习汉语。“二声和三声真的很难区分”。他皱起了眉头,说,“不过当认真学习一件事情的时候,也不觉得多难”。


像许多第一次出国的人一样,山本这次中国之行也遭遇了一些尴尬事。一天晚上,隔壁刚认识的中国同学就跑到山本的房间里来借用浴室,这让山本大吃一惊。


“我对此感到很不习惯,因为在日本,刚认识的朋友还在观察阶段,会有距离感。”他说,刚见面就请他吃饭的中国朋友,也让他感到难为情,因为在日本聚餐都是AA制。“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请我。”他瞪大两眼,脸上写满疑惑。



北陆大学学生在天津外大国交中心包饺子。王小鹏 摄


研修期间,山本与他的日本同学一起学包饺子,他也尝试了不少天津小吃,不过最 喜欢的还是麻辣烫。“因为麻辣烫里可以放面,也可以放很多蔬菜。”他说,“蔬菜很便宜,而且烫熟后可以自己调味道”。在日本,蔬菜价格是中国的好几倍。 


山本打算把中文一直学下去。他希望以后能到中国或日本的机场工作。“机场有很多外国游客,有机会用到中文。”他说。


【来源:


投稿邮箱
weixintjfsu@126.com



天津外国语大学
微信号:tjwgydx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记者团纳新qq群:297529696
快来投稿 让你的作品上官微~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