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6-24 00:05:39

【暮鼓晨钟】


《民歌》 作者:余光中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也听见

龙,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

【枫桥夜泊】


面对民俗人文,我们需要怎样的纪实态度和立场

文/何良

       民俗人文纪实摄影,是时下摄影界比较热门的选择,也是很多摄影家十分青睐的纪实主题。就民俗人文纪实摄影的真实性而言,、历史的、宗教的、民俗文化等等原因的影响,客观上也赋予了民俗人文纪实摄影一定的使命和良知。然而,面对民俗人文,我们需要怎样的纪实态度和立场? 

       民俗人文纪实,首先应是摄影人自己心灵的纪实。在民俗人文纪实摄影中,摄影人以一种怎样的创作态度和立场,对待民俗人文拍摄对象,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往往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俯视民俗,我们总是误将自的所谓“决定性瞬间”,作为自己游戏被拍者的话语权,我们常常不是在民俗人文中寻找真实美感,而是带着有色眼镜去另辟蹊径,非得找到少数民族落后的、丑陋的一面进行纪实,这种关乎摄影人态度和立场的创作思维,其实也是我们所经常误解或者欠缺真实的所谓纪实。

       其实,在民俗人文中,真正真实的是人性本身,而心灵的本真才是真正的真实美。但是,我们往往容易先入为主,我们常常在缺乏了解纪实对象的真实性的时候,便已陷入了追求外表的片面性,而忽视了内里的真实美。于是,从一开始,我们就可能对拍摄对象缺乏人性的关怀和心灵的关照,我们甚至热衷追求千篇一律的孩子的肮脏、同胞的迷茫与丑态、环境的恶劣等等。更有甚者,孩子的蓬头垢脸居然出于我们摄影家或导演之手。当然,我们不能轻易武断,这些在现实情景中拍摄的作品缺乏真实性,但我们可以怀疑这些作品会有多少真实的美感,因为它缺少一个摄影人应有的坚持,甚至良知,它缺乏一种人性的精气神和生命之光。同样,我们说纪实作品的真实美感,并不是要求我们的创作视觉非得表现幸福的笑容、欢乐的场面,我们当然可以去表现目光的迷茫、生活的丑陋和生命的缺陷。但是,这些迷茫、丑陋和缺陷的瞬间纪实,应该掩饰不住眼里的渴望、神情的急促期待和心灵的激情吟唱。于是,在这里,纪实摄影肯定不仅仅是真实摄影,人文纪实也肯定不是赤裸裸的人体纪实,它们应该是人性内在动人心弦的美丽瞬间,应该是由表及里,传递生命本真和充满真善美追求的心灵纪实。

       因此,在民俗人文纪实摄影中,首要的是我们摄影人的心灵纪实,然后才是拍摄对象的“在场”纪实。我们要透过瞬间的纪实,表现民族风俗中具有人文气息、精神风貌和民俗精粹的特质,而不是挑拣乡民表面的肮脏和丑陋,在“枪杀”和揭露民俗的阴暗面、剥夺对方人性隐痛权的同时,还不忘将瞬间记忆回放给当事人“欣赏”。诚然,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肮脏与丑陋,但我们即使痛挖落后、丑陋和愚昧,也应寻求一个启迪人心智、唤醒人心灵、鼓励人奋进的视角或瞬间,这就是我们摄影人,在从事民俗人文纪实摄影中所应持有的创作态度和立场。

【彼方传音】 

豌豆

文/汪曾祺

       在北市口卖熏烧炒货的摊子上,和我写的小说《异秉》里的王二的摊子上,都能买到炒豌豆和油炸豌豆。二十文即可买一小包,撒一点盐,一路上吃着往家里走,到家门口,也就吃完了。

       离我家不远的越塘旁边的空地上,经常有几副卖零食的担子,卖花生糖的。大粒去皮的花生仁,炒熟仍是雪白的,平摊在抹了油的白石板上,冰糖熬好,均匀地浇在花生米上,等冷了,再铲起来。这种花生糖晶亮透明,不用刀切,大片地放在玻璃匣(xiá)里,要买,取出一片,现约,论价。冰糖极脆,花生很香。卖豆腐脑的,我们那里的豆腐脑,不像北京浇口羊肉卤,只倒一点酱油、醋,加一滴麻油,用一只一头缚着一枚制钱的筷子,在油壶里一蘸,滴在碗里,真正只有一滴。但是加很多样零碎作料:小虾米、葱花、蒜泥、榨菜末。我觉得这样的豆腐脑清清爽爽,比北京的勾芡的黏黏糊糊的羊肉卤要好吃。卖糖豌豆粥的,香粳(jīng)晚米和豌豆一同在铜锅中熬熟,盛出后加绵白糖一勺,夏日于柳荫下喝一碗,颇有风味。我离乡五十多年,至今还记得豌豆粥的香味。

       北京以豌豆制成的食品,最有名的是“豌豆黄”。这东西其实制法很简单,豌豆熬烂,去皮,澄(dèng)出细沙,加少量白糖,摊开压扁,切成5寸乘3寸的长方块,再加刀割出四方小块,分而不离,以牙签扎取而食。据说这是“宫廷小吃”,过去是小饭铺里都卖的,很便宜,现在只仿膳这样的大餐馆里有了,而且卖得很贵。

       夏天连阴雨天,则有卖煮豌豆的。整粒的豌豆煮熟,加少量盐,搁两个大蒜瓣在浮头上,用绿茶碗量了卖。

        虎坊桥有一个憨厚的人卖煮豌豆,给得多。所以那一带流传一句歇后语:“傻子的豌豆——多给”。想起煮豌豆,就会叫人想起北京夏天的雨。

早年前有磕豌豆模(mú)子的。豌豆煮成泥,摁在雕成花样的木模子里,磕出来,就成了一个一个小玩意儿,小猫、小狗、小兔、小猪。买的都是孩子,玩了,也吃了。

       以上说的是干豌豆,新豌豆都是当菜吃。烩(huì)豌豆是当令的新鲜菜,加一点火腿丁或鸡茸(róng)自然很好,就是素烩,也极鲜美。烩豌豆不宜久煮,久煮则汤色发灰,不透亮。

        全国兴起了吃荷兰豆也就近几年的事。我吃过的荷兰豆以厦门为最好,宽大而嫩。厦门的汤米粉中都要加几片荷兰豆,可以解海鲜的腥味。北京吃的荷兰豆都是从南方运来的。我在厦门郊区的田里,看到正在生长着的荷兰豆,搭小架,水红色的小花,嫩绿的叶子,十分可爱。

       豌豆的嫩头,我的家乡叫豌豆头,但将“豌”字读成“安”。云南叫豌豆尖,四6川叫豌豆颠。我的家乡一般都是油盐炒食,云南、四川加在汤面上,叫做“飘”或“青”。不加豌豆苗,叫“免飘”;“多青重红”则是多要豌豆苗和辣椒。吃毛肚火锅,在涮(shuàn)了各种荤料后,浓汤中推进一大盘豌豆颠,美不可言。


【名书竹帛】

                                               《雅舍谈吃》

                                                                       作者:梁实秋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梁实秋先生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仅是带有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从老北平著名馆子正阳楼的烤肉、东兴楼的锅烧鸡、厚德福的瓦块鱼到豆汁、羊头肉、豌豆糕、酸梅汤、糖葫芦等各色小吃,以及家常风味炸油鬼、芝麻酱烧饼、窝窝头、炸丸子,甚至麦当劳,茶、酒、味精等,关乎食物、关乎味觉的东西作者都侃侃谈来,一枝妙笔写出声、色、味俱全。而且对每一样美食不仅限于描摹味道、口感、性状,有时食客的吃相也跃然纸端。

       梁实秋先生馋得文雅,不是饥肠辘辘时一碗饱腹的面条,而是餐后意犹未尽的小块甜点,永远带着八分饱的期盼,于是衍生了书中一段段关于吃喝的味觉记忆。吃食经过一番记忆提炼融注笔端的过程很微妙,笔下的吃不如现实中的吃来得直接,却充满想象,越读越馋,越馋越读,是旁人看来的自虐,自己的乐在其中。就像他曾说的,“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所以孟子说:“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 

【点歌台】

时空以微妙的方式,让记忆像枯萎的花蕾重新焕发出活力,使我回忆起父母安健时的那一套年节程序。也像我这样,谱熟于他乡的习俗,而记忆起自己的乡俗乡风,创造条件去实现和品味自己的乡愁,用相似的味道和场景,来细细咀嚼光阴逝去的那份美好。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