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都懂,然而执行力差」的现象如此普遍?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6-12 00:20:39

点击上方“派学车说” 可以订阅哦!


Q
A
&


知乎网友提问

为什么「道理都懂,然而执行力差」的现象如此普遍?


知乎网友回答:



@徐佳鑫


我的结论是:尽管你看了那么多教你提高执行力的书籍,但是仍然无法做到,那是因为你的大脑还没有准备好。

—————

道理明白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感觉自己以往都白活了,但「明白」这件事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短时记忆——就像电脑里不断使用的内存,数据不断地在里面被运行和擦除——短时记忆需要变为长时记忆才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具体到生物学:短时记忆只会在突触功能上发生改变,即「突触联系的强化或弱化」,它也许持续几个小时就结束了;而长时记忆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大脑结构性的改变,即大脑产生了新的蛋白质和突触,会产生「解剖层面的改变」。


上述图片中,左边的短时记忆并没有惊动到细胞核,一旦神经递质消耗完毕所有一切将回归原位;而长时记忆的构建需要细胞核的参与,产生新的物质来提供新的突触的生长,从而在结构上根本保证我们能够对某些行为的执行作出快速反应。

心理学家渐渐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心理过程实际上是生物学问题。

你的行为是大脑无数神经元的综合计算的结果,你在某方面上的神经突触越多,你作出这种行为的倾向权值就越高。执行力只有内化成更加优秀的大脑结构才能给与我们实质上的保证,任何短暂的道理的明白都不足以替代长时记忆产生的这一过程。

企图用几分钟的道理明白来使你达到质的改变是不现实的,整个过程必须要有是实实在在的生理基础。所以,我绝不相信有什么能让你马上发生质变的理论,包括「意志力」这本书,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我认为相当精妙的理论,都不能给予你任何太多实质性的改变。

为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若干个小结论:

道理的深刻理解是有必要的。强烈的情绪能够产生足够多的物质对抗某种抑制长时记忆产生的蛋白,从而突破阈值使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换而言之,你对一个执行力理论的感悟越深,你对某件你做成的事情越感到骄傲,你得到的执行力方面的突触就越多。具体到生物学,科学家们发现,在突触中,如果一次性过量的cMAP涌入,就会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突触的新生,换而言之,我们可以不需要重复的刺激,而是一次较为强烈的刺激也能激发长时记忆。

重复对于长时记忆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重复,仍然是形成长时记忆的最普适的方法——为了突破长时记忆的阈限,反复练习必不可少。不要惊讶于时间给你带来的生理上的改变,哪怕是一个基本的动作,如早起、叠被子,都在你的身心上刻下长时的痕迹。前些天我拜访了一位在部队待过两年的同学,他能每天不论室友多吵、寝室灯有多亮,一到11点准时睡觉,所有一切必须井然有序,和另外三个室友蓬乱的桌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给我的震撼很大,因为我此前从来没有这样鲜活地感受到:一个人,竟然能如此严格规律地行事。

(值得注意的是,重复也许会引领我们走向更稳固的美好,也会导致更加难以改变的困境,换句话说,重复,决不能以一种毫无反馈和改进的方式进行。一开始的错误很可能会一直困扰着你,同样是重复,有人变成了「路径依赖」,有人变成了「习得性无助」,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累加效应。)

另外,20岁也许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是控制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大脑的前额叶控制着我们的许多执行力方面的能力,而这方面的大脑成熟一般比较晚,一些研究发现,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自我控制方面存在缺陷是由于前额叶的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大脑的发育一般有黄金期,错过了这些时期想要弥补就比较困难。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期有意地训练自己的执行力,即增强大脑在这方面的突触数量,将使我们收益一生。

——————

道理无法改变执行力弱这一事实,还因为有关执行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内隐记忆」的方式存在,这从根本上切断了从「道理」的理解来增强执行力的可能性。

为什么执行力的培养无法被间接学习替代?因为我们的行为是由“双重态度系统”决定的,不仅包括受意识控制的态度,还包括无意识的计算(Wilson,2000)。无意识的神经结构与重复行为密切相关,并且累不开时间的累积。

内隐记忆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无意识加工”,而无意识加工只会显示我们应该做什么却从不告诉我们为什么,并且我们的意识很难控制无意识的计算过程。“在意识的底下是我们无法觉知的计算,它时不时把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却从没有过程。”内隐记忆区别于外显记忆,无法被意识提取,但是它却一直以一种「无法用意识控制却又十分完善的方式知道我们的行为」。如果你不相信无意识的力量,想想你无法戒掉的一些瘾,你也许就不会这么快地下结论了。


因此,执行力必须像一种「动作记忆」那样成为我们的本能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描写自己的一段经历感受:


「期间也有不愿意去的时候,但是我知道那只不过是我的大脑的想法,而不应该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识到这个,就不存在什么挣扎,直接从家里出发,往健身房去就是了」。


但是虽然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我还是做不到?实际的执行感受和「知道这个方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我的感受是,尽管我明白我应该这么做,但是出于某种不知名的力量,把我拉向了某种选择——你虽然知道你的大脑往往倾向于做一些让自己舒服的事情,但你就是左右不了你的行为,这一跃才是最为艰难的。

因为我的大脑缺乏某种我不知道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对于执行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成功的经历」对于执行力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在于信心层面,而在于深层次的大脑的结构——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完善和固化你的大脑神经网络结构,你会更加地熟悉这种执行下去的彻底的感觉。

为什么许多人都通晓执行力的精髓,而你听了他们的话,却仍然止步不前呢?正是因为执行力是一种内隐的记忆,它综合了许多当事人自己的经历,并产生了与之对应的大脑结构改变,使相应的回路越来越通畅。

刘未鹏在他的《暗时间》里讲到,许多时候我们只需要熟悉这种「硬着头皮」做事的感觉,令他感到意外的事,执行力就是如此之简单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你仍然做不到呢?因为这种感觉,它并不是你的,你的头脑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生物结构,它就像一颗基因优秀的种子,还没有在你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又哪来的改变呢?道理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相应的成长还需要后续的浇灌和时间。

在意识如何影响无意识层面,人们还所知甚少,人们也不是很清楚“自我暗示”和“自我应验”是如何影响无意识的加工的,似乎信仰具有某种超越意识的作用。我们看到,天才的最终形式无一例外都是“信仰”,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价值观的,信仰具有比一般道理更持久的动力。

总的来说,内隐记忆和你「知道这个道理」非常不一样,内隐记忆的积累依赖于大量的实践带来的大脑结构的变化。所以我对执行力方面的「间接学习」报以怀疑——人不可能单纯通过书面的道理而带来任何实质上的执行力改变,就像你不可能通过别人的成功而让自己变得自信,执行力必须是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记忆。

———————

最后,要说这篇文章能给你什么直接的改变:它只是让你对自己保有更多的耐心和谨慎,当你急不可耐地想要有执行力的提升,却一次次地被挫败笼罩时,它会告诉你:

多给你的大脑点时间,它在努力地改变着呢,执行力需要的只是一点一滴的任何形式的成功而已。



@是赞


作为一个曾经执行力(自控力)很强的人,我在自己身上开始了一个大型且无聊的为期三个月的“实验”。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这是二周目了,我曾经有一段随意的、不受控制的生活状态,醒悟逆转从135减到100。在有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检验我能否对抗模拟之前那种随意的、不受控制的生活状态。

实验遵循的原则是:一切按自己最舒服的状态来。
即在这三个月中,我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想玩什么玩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在财力范围内)。

说说结论吧,三个月之后,也就是今天的我打下这些字,告诉你这三个月的状态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化的:

  • 1.睡眠:第一个月大概是拖延到1点睡,早上10点醒。几乎每天睡眠时间都会往后拖,于是三个月后变成了4点睡,中午12点半醒(赖床赖到下午1点。)

  • 2.饮食:因为起床太晚没胃口,所以中午饭几乎只吃一丁点,但是下午和晚上会吃得特别多。每天的晚餐都在不同的餐厅吃,零食在不同类别的淘宝店购来。这三个月我几乎不重样地吃了所有我知道的正餐和零食,以至于现在的感受阙值非常高,吃火锅、干锅之类的重味料理也几乎感觉索然无味。对了,我消化不良三天了。

  • 3.体重:从99斤长到113斤。

  • 4.游戏:pad上所有感兴趣的游戏都玩了一遍,好多玩了一半就弃玩了,觉得无聊。现在打游戏也提不起兴趣了。

  • 5.洗澡:懒到现在三、四天洗一次= = 。

  • 6.健身:刚开始的一个月还一天去游泳一次,后来两天一次,后来1周一次,现在完全弃掉了。

  • 7.做饭:依然爱做饭,只是做了饭再也不洗碗了......


这里应该有个结论:晚睡拖延症是每天都比前一天更为加重一点点,懒惰每天都在吞噬的自制力,脂肪每天都在诱惑我吃得更多把它们养得更胖.......

我已经几乎都快不记得曾经我是一个8点之前起床、给自己准备营养健康的早餐并喜欢收拾厨房、做好每天的发型和服装搭配、每天必须要洗一(及以上)次澡、健身2个小时、体重稳定且身材良好的人了。

我喝不下索然无味的燕麦片,吃不下没有油的鸡胸肉,甚至几天不吃水果也变得正常,这三个月我没有看过一本书,没有认真写过一篇文章,没有认真完成一件事.....
天呐,拖延症完全改变了我。

我非常懂那些道理,知道自律对人生的作用,知道该怎样控制欲望和支配时间,知道该怎样搭配健康合理的餐饮,知道怎样合理地安排健身的项目......可是,那又怎样?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地想做些什么,无数次地想虽然一切都按舒服的状态来,要不还是去跑跑步吧?要不还是看看书吧?

——跑什么步?晚上反正要吃香辣蟹和芝士蛋糕。看什么书?游戏已经下好了,微博上还有128条未读。知乎上又有新的问题收集段子答案了........
啊,这样的生活真安逸啊。

如果我任由这样的舒服下去,任由懒惰主宰我,那么我会变成什么样呢:


让我想一想,这段时间,虽然每天都过得特别舒服,吃得舒服睡得舒服,可是总有什么地方不对

——今天和昨天并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今天和昨天没有任何区别,那么明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懂得很多道理,可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和“我懂得很多道理,所以我过好了这一生”之间有一条被无数人忽略的鸿沟

能不能过好这一生,并不在于懂不懂很多道理
真理无穷,被动吸收又怎么消化得过来呢?

这条说起来的简单的鸿沟,人们用了很多名词来给它命名——控制力/自制力/勤快/自控力/执行力/行动.......那么多形容词,搭配那么多解释和故事,排列组合成了不同的成功学书籍。

可是那些书籍所讲述的本身包括这篇答案本身,不过也是道理罢了。
真正的敌人,并不是不懂那些道理,而是人类天然的属性——懒惰。有多少条道理,就有多少条偷懒的借口。有多少的困难,就有多少不翻越它的理由。

那么,你只要明白这一点道理就够了。由此而拥有了行动/执行力/控制力/自制力/勤快/自控力,你就不再是从前那个被动的接收“那么多道理”的人,你会乐于去寻找那些你感兴趣的,你乐于知道的,而不是今天微博大V给你推送的。
嘿,朋友。道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欣喜!

这只是一个三个月的实验,但是也可能是谁的一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我懂得很多道理,我本来可以很好地过完这一生,如果我没有败给懒惰的话。



@曾旻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意志力是一种生理认知资源,和钱一样,用完就没了。


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这本书里写过,作者普林斯顿毕业的心理学家Baumeister亲自领导的一个著名实验。受试者被要求事先禁食,然后他们被随机地分为三组。学生们以为实验的目的是测试他们的智力,而实际上这些题其实都是无解的,实验真正测量的是他们愿意在题目上坚持多长时间才放弃。


控制组的学生直接做题,而两个实验组学生在做题之前则先被带到另一个房间,面对刚烤好的巧克力饼干以及一些萝卜。实验人员告诉第一组学生可以随便吃饼干,但是要求第二组学生只能吃萝卜。在第二组学生抵制了饼干的诱惑之后,两组学生都被带去做题。


结果饼干组跟控制组一样坚持了20分钟,而萝卜组只坚持了8分钟。合理的解释是,萝卜组的意志力在抵制饼干的时候被消耗掉了。


创造力思维,做规划,专注做事都需要花费意志力资源,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意志力资源的消耗尤其快。而意志力一旦用光大脑就自动罢工,效率下降,开始拖延,工作质量不尽人意。意志力像肌肉一样,通过努力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能像锻炼肌肉一样增强自己的意志力。但是意志力还是有个基本区间,而且一大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学霸之所以成绩好,一定程度在于他们的意志力资源较多,能够坚持较长时间的“枯燥”事物。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利用有限的意志力做尽量多的事情,大体有两种思路:


积累尽量多的意志力资源:

坚持身体锻炼,保持充足睡眠,坚持定时健康饮食。

意志力作为一种生理资源,是建立在身体这个机器良好运转的前提下。,锻炼一个小时能提高一些意志力上限,睡满八小时和吃饱饭能给意志力充电。


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一群正能量的朋友,有一个正面的偶像,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改变。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他人的期待能让懦夫变成英雄,当然他得有颗英雄的心。


减少意志力资源的消耗:

培养习惯,同时将习惯嫁接在已有习惯之上,或者利用工具强制习惯

能够减少大脑的决策,从而减少意志力消耗。比如每天下班都去健身,不给自己找例外。


喜欢至少不讨厌你自己做的事情

做不喜欢的事情会大幅消耗意志力,要么试着喜欢你在做的事情,要么换喜欢的事情做,人生意志力就那么多,不要浪费了。


改变之所以困难在于培养上面的习惯本身也需要意志力,维持上述习惯也需要一定意志力投入。对于很多人而言,就进入了一种“低意志力均衡陷阱”,他没有意志力因为他没有意志力培养出建立意志力的良好习惯。


实话说,这很困难,这也正是职业运动员或者高水平艺术家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让人钦佩的原因。我最钦佩的球员之一国际米兰的前队长哈维尔萨内蒂从17岁开始职业生涯开始,直到41岁退役,每天都要跑三公里,即使新婚之日和圣诞节也不例外,难怪他以阿根廷人身份当国米队长15年,37岁时奔跑像17岁的少年。


看过这个回答99%的人也许会点或者不点赞,同时继续日常的生活,该干嘛干嘛。但也许有1%的人会真正有一些改变,这要是我写回答的一点初衷。我想和1%的人说一句话:


如果成功如此容易,又有哪点值得珍视呢



@Siegen


首先说结论。道理都懂,可执行力强需要一个前提。

————理解道理到可执行力之间的传递纽带要足够强大。

而大部分人根本意识不到这点,从理解到执行并不是线性连接。

道理和可执行力的关系,实质是理智和情绪关系的一种体现。

理智决定走向的目的地情绪提供执行的动力

你看似很理性地做了个决定,但是为什么却执行不了呢?事实是你每天做决定的是情绪,而它远没有那么成熟。


丹·希思 在《瞬变》一书中对此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

人类的理智与情绪,就如骑象人和大象,骑象人提供方向(道理),而大象提供驱动力(执行力),想让大象走的好,骑象人手里的鞭子和胡萝卜就必须要用好。

情绪化的一面:大象——懒惰不沉稳,只看到眼前立刻能得到的好处而忽略长远的好处。

理性的一面:骑象人——超越眼前得失的思考能力。

骑象人(理智)希望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但惰性的大象(情绪)却不听使唤仍在原地踯躅不前。

所谓的传递纽带就是理智去引导情绪的方式方法,就是骑象人手里的鞭子和胡萝卜

骑象人(理智)就像是公司的上级,上级明白了目标,知道该如何去做,但这并不意味着下级(大象)就可以充满热情的去执行,这其中需要很多的努力与沟通,而这真是大多数人所欠缺的。

那么该如何加强这个传递纽带呢,怎么用好手里的鞭子和胡萝卜呢?

在这里抛砖引玉的简单说一下,有不到位的地方望各位知友指摘。

提高传递纽带的基本框架

1.给骑象人(理智)提供方向
表面上看上去貌似道理都懂,却冥顽不化。其实是缺乏清晰的目标所致,因此要提供清晰无误的方向。

评价目标是否明确有一个SMART原则_百度百科:即是否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施(Attainable)、有相关性(Relevant)、即时(Time-bound)。(篇幅有限,具体内容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蓝字查看百度百科的介绍。)

明确的目标既能够告诉骑象人(理智)目的到底在何方,还能让大象(情绪)明白为什么前往这个目的地是值得的。

2.让大象(情绪)动起来
表面上看上去懒散,实际上却经常是因为已经筋疲力尽。
骑象人(理智)不可能强迫大象(情绪)去完成它的目标,
因此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头脑中感性的一面参与进来。
情绪去驱动执行,而不是理智,因为意志力是一种可耗尽的资源,研究发现,先前被要求用自制力拒绝诱惑的人,再做另一件事时自制力下降。

3.制造良好的环境
看上去像是人的问题,实际上却经常是外界环境的问题。
当能够形成良好环境的时候,不管骑象人(理智)和大象(情绪)到底怎么样,可执行力都会提高的更多。

这就好比说你想好好学习,但是手上有手机,桌边有电脑,旁边有人在玩游戏。就算你再懂得道理,也需要尽很大的努力去克制自己。而换个环境就能事半功倍。

如果你要减肥,就要尽可能少去那些会吃过多东西的地方。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可以预见的。

提高传递纽带的10个具体方法。

1. 我们需要关注亮点。
关注亮点,即关注什么时候我们的可执行力很高,而不是老是去反思我们为什么执行力差
成功的案例以及闪光点不但能够提供提高执行力的可靠方法,还能够提供希望

2.描绘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远景。
就像是公司里的老板都爱给员工画大饼一样,我们也必须给自己的行动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这样我们的大象(情绪)才能主动前行,执行力才能提高。

3.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的价值在于:这意味着我们事先集中精力做好了一些决定。
计划-行动的循环中,不存在什么有意识的深思熟虑,到了这个点就该去做什么,到了这个步骤就该去做什么,一切水到渠成。大大避免损耗骑象人(理智)用于自控的精力。
制定计划所起到的作用,其实是创造一个”即时习惯“,习惯的重要性就在此。

4.降低开始执行的门槛。
与一段很短但是需要从头开始的路程相比,人们会更有动力去走完那些虽然更长但是已经开始了的路程。
通过把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可以达到降低执行门槛的效果。

5.制造一种恐惧或者焦虑的感觉。
这种负面情绪能够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起来,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执行。 当然如果你要做的事,本身就让你很焦虑恐惧了,请尽量放松自己,减轻这种状态。过多的焦虑与恐惧会往往会压垮本来就脆弱的意志力。

6.在同伴间寻找执行的动力
在个体及群体层面,行为都是具备传染性的。找一些人来与你一起进行行动,相互鼓励,相互影响。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你之所以有如此作为,是因为你看到了身边的人也在如此作为。

7.不要企图每一步都是事先预定好的
只要你走到下一步,情况早已发生改变,你只需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开始与结束),现在处于哪里。 尽量按照计划进行,如果情况发生变化,也一定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8.“5分钟打扫房间法则”。
一旦你开始打扫房间了,你就很可能不会在5分钟之后真的停止打扫。你会惊讶于情况改善的速度有多么快,也会开始骄傲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

9.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分析——思考——改变的模式似乎行得通,然而,未来是不确定性的,更合理的模式是:观察——感知——改变。

10.意识到基本归因误差。
我们错误地将人们的行为单一地归咎于他们自身的本性,却忽略了他们正处于的环境。 整个环境中的一点扭转都会给行为带来绝大的变化。



@曲玮玮


这件事最近想明白了。


中学时常有人叫我「学霸」。(这画风不太对..)

我的确成绩不错,翘课谈恋爱打游戏写小说吊儿郎当几年最后考进复旦了,但我真不是学霸。不是说我完全靠运气蒙混过关,我也热血奋斗过,每次临近考试,晚上一定猛灌几杯咖啡看书到凌晨三点。


但跟真正的学霸相比,我少了一种东西,叫孤注一掷的底气。

他们可以从高一开始规划三年学习路线,从此目不窥园。

他们敢放弃一所985学校,花一年时间复读,一定要考进北大。

他们能心无杂念把精力放在一件事上,而且这件事要等几年才能有所结果。


而我呢。

我忙于给自己开脱——高考结果是由太复杂的因素共同决定的,甚至从天而降小感冒就能毁掉三年努力,成为人生的大癌症。而且多学一个知识点也没什么卵用,毕竟三年后那场考试要等太久。

所以啊,还不如洒脱点,白日放歌须纵酒。


其实我也知道「要努力才有好成绩」的道理,可偏偏无法执行。因为离目标太远了,似乎所有的努力都是虚无缥缈。


大多数人浮躁而缺乏底气。

磨好一把利剑,我们希望马上能手握它去战场冲锋陷阵。朝山谷喊话,希望马上就能得到回音。


希望学过的技巧三天后就能派上用场,希望今天背诵下的重点明天刻不容缓就要考到。


而即使有人耳提面命告诉你「读书很重要」、「学英语锻炼口才练好 PPT 健身很重要」,你通晓一切道理,却迟迟无法行动。因为你读了一本书,书的内容与气脉成为你的血肉,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潜移默化。你坚持去健身房举铁,坚持早上练英语听力,得到的进步也太难即刻检验。


生活里太多事的反馈周期太长了,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小船,不见灯塔,不见彼岸。驶在寂寞的航线上,太容易泄气而陷入崩溃。


我们更偏好反馈周期短的事。

我曾在一场演讲中分享过自己的「励志故事」,一个月平均每天只睡五小时,最后以山东自主生笔试第二的成绩考进复旦。


其实相比三年寒窗,突击一个月并不难,当目标近在眼前,我们当然愿意咬牙为之冲刺。与其航行在苍茫大海,我们更愿意做那个投进湖底就闻听「噗通」一声的小石头。


想想看,大学里我们都是靠几天突击通过考试的,考前老师给划好重点,用一晚上熬夜奋战变身「学霸」,最后轻松拿到不赖的成绩。而真学霸,是从开学第一节课就钻进图书馆看书的。


所以嗑瓜子能一口气磕一小时,而学习却不行。嗑瓜子周期太短,瓜子马上落肚,而学习的反馈周期太长,见效太慢,我们会感觉太多努力石沉大海,回报遥遥无期。


一直以来,我都钦佩那些专注做一件大事的人。除了三年目不窥园的学霸,我的朋友有的愿意为了写一篇刊发不定的报道,调查奔波八个月;有的愿意为写一本可能会失败的长篇小说蛰伏一年;而一些科研人员甚至能为捉摸不定的项目献出长情的一生。


他们想必是寂寞的,像看不见海岸的水手,望不见火光的飞蛾,奔向无边天涯的侠客。他们不需要清晰可见的成就感来支撑自我,甚至找不到世俗的标尺来衡量他们人生的进度。


他们是真勇士,在拿最宝贵的时间跟命运赌博。


我想,当有一天,你不仅愿意奔赴近在咫尺的成功,也愿意跋山涉水,尝试去征服远方始料未及的失败。


那时,你听过的道理,就能支撑你过好一生了吧。



@Synder


下面设想一下这样的两个简单的情景

情景1:后天就要期末考了,你还有一大半功课没有复习,其中还有一门很难而且很重要的功课,平时上课老师说的你就听不大懂,复习起来困难很大。现在闭上眼睛,你会想到什么?

情景2: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踌躇满志,听说这个学期会开一门很重要也很难的课,学长们都说上课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现在再闭上眼睛,你会想到什么?

这是一个人们通常有的思维习惯:人常常在即将开始行动的时候思考怎么行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而在离所谓的截止日期很远的时候更多地思考这件事情的意义和大体的方针。

比如减肥,人人都喊着要减肥,女生都说要瘦成一道闪电,但真正可以瘦下来的人往往不是对未来设想最美好的人。不是因为那部分人的设想太美好,对自己可以瘦下来太有自信,而是因为他们太过注意减肥这件事情的意义,所以只要得到个大概的建议比如“少盐低脂,少吃多动”这类的建议就满足了,所以他们不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他们来说减肥似乎是一个很容易达到的目标,只要知道大概一日三餐怎么吃,大概怎么安排运动就会瘦下来。可这种想法常常让人难以达到目标。真正可以瘦下来的人不一定多有激情,但是他们往往可以仔细地计划严格遵守。

我想,我们的道理越懂越多,但行动力越来越差只是我们把懂道理当成了实现目标的途径了,我们把大体的方针当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为只要有方针就万无一失,而没有制定过切实的计划。因为我们急切地需要做某件事的安全感,我们希望看到可以成功的苗头。知道了道理,我们内心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就被满足了,而那广阔的未来,似乎遥遥无期,我们走的每一步似乎都不具有切实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完整的思考具体的行动方案,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就不知道从何做起。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需要看到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去做,而“道理”这种东西常常给我们这种错觉:只要知道这个,就能成功。但实际情况是,从明白道理到真正行动,这之间还隔着一个详细的目标分析和计划制定,只知道道理不能直接让人跳到行动。就像从一开学你不会想到最后的那几天会怎样拼命地背知识点一样。给自己设定一个deadline,比知道道理更有用。


内容来源百问、知乎,本文经由知乎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派学车内部行政公众号

企业资讯|公司活动|员工风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