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应该是中国的深夜食堂,黄磊拍得那个有点耍流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13:39:33



本文授权转载自北美留学生日报

(ID:collegedaily)


6月12日,改编自同名经典日剧的《深夜食堂》终于开播。果然,这部剧不负众望的,扑了。


虽然开播之前已经预感到了此剧必定烂的惊天地动鬼神,但没想到,竟然能拍的这么烂!


如此看来,最应该感谢《深夜食堂》应该就是《夏至未至》剧组了


真·全靠同行衬托

这部剧为什么评分低成这样?先从卡司来看,原作的主演是这样的



而黄磊老师是这样的



小编对黄磊老师本身没有任何恶意,但是黄磊老师的长相越到中年越发圆润可爱,相比而言少了点原作中那种颓丧的温柔感,的确与这部作品本身的调性不太相符。


原作中的茶泡饭三姐妹



被改成了老坛酸菜三姐妹



小编就想问问,第一季小田切让扮演的俳句诗人这部剧打算让谁来演????



其实华语版《深夜食堂》遭到诟病的最大原因就是,违和感。浓浓的违和感,从服装到道具,从菜品到故事,无论是背景设置还是人物形象都只是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原作中浓浓的和风被照搬到了中国的背景之下,完全没有做适当的变通和本土化。试问哪个上班族在累了一天之后会去饭馆里天天点方便面吃????



您要吃方便面干脆把故事背景改成街角全年无休24小时营业的7-11好不好啊?


原版《深夜食堂》最为人称道的便是烟火气和市井气,小小的餐馆画出了人生百态,一个个食客在夜深品尝那些只属于他们的故事,食物本身所赋予的生活记忆给予了他们专属的温情。


食客与老板的关系也是介于顾客与老友之间,《深夜食堂》主打的就是这种“日式居酒屋”文化中,人与人之间温暖相近的关系。



而华语版的《深夜食堂》却把一部好好的深夜疗愈剧做成了老坛酸菜的超长广告片,结果拍的还不如“是你的益达”好看


中国当然也不乏这种温情,在李安导演的电影《饮食男女》中就巧妙的诠释了食物于人的意义,重要的事情发生的时候都有一桌丰盛的美食,人们要吃饭,人们也要生活,这才是深夜食堂中形形色色饮食男女的故事。



我们有传说中的“深夜食堂”,但绝对不是黄小厨经营的那个深夜食堂。日报编辑部的小编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下面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深夜食堂”的样子。

广府:深夜的烟火气

“老细,哩度四位。”


老广的宵夜,伴随着是吵吵闹闹接地气的烟火气的。


老广叫宵夜,也叫“饮夜茶”,有点跟“早茶”的相呼应的味道,员村和兴盛路应该是最有名的宵夜街,但是宵夜不止于这两条街,可能是自己家楼下的大排档,江边的大排档,还有别人家楼下的大排档。跟早茶一样,“饮夜茶”也是广东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图片来源于:广州网)


临街的大排档,摆在露天的桌椅,一壶茶,几个可能还有点缺口的透明玻璃杯,桌子中间一个涮碗筷杯子的塑料盆,头顶可能是伸出来雨

棚,要是在冬天下雨天,四周可能还会围着厚厚的塑料透明围布。


“生蚝,炒米粉,砂锅粥,炒花甲,点住甘多先啦。”


广东人会过日子,讲究实惠,东西够吃就行。


(图片来源于:gznf)


炒米粉和炒花甲是老广一定会点的两道菜,米粉先用温水泡软,瘦肉切丝拌点生粉,豆芽菜,姜切丝,葱切段,油下锅后,先打两个鸡蛋进去,接着依次放入食材,有些大排档还会放几只虾,最重要的是,要加酱油。端上桌时,用个白色椭圆形瓷盘装着,没有什么美感好讲究的,但是一定是热气腾腾的,能看见金黄的鸡蛋和米粉都在冒着热气,再配着端上桌时还在滋滋作响的砂锅粥,一桌子人的筷子就按捺不住了。


有些人可能还会让老板来一碟蒜蓉辣椒酱,或者一碟辣椒圈加酱油,作为炒米粉的蘸料。做法不复杂,也没什么技巧,无非就是所有东西炒在一起,但就是这么一道简简单单的炒米粉,稳稳当当的存在于每一个广东人的味觉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甲也就是蛤蜊,等它们吐完沙并且反复洗净后,下锅跟着已经爆香过的葱白姜丝蒜末一起快速的翻炒,顺锅边加入料酒蚝油,等到所有的花甲都张开了诡异的嘴,加入葱段接着翻炒,又是热气腾腾上桌了。吃到最后,葱也是消灭干净的。


(图片来源于:酷菜网)


等到上菜了,又是噼里啪啦拆碗筷的声音,谁拿着茶壶就开始给一桌人倒茶,不存在自己先给自己倒茶的情况,然后大家几乎是步调一致的拿茶涮筷子涮碗,涮过之后把茶倒入早就摆在桌上的小塑料盆里,或者直接倒在地上也无伤大雅。


在大排档吃宵夜的场面是人声鼎沸,也是活色生香的,能约出来吃宵夜的都是老友了,在老友面前还装什么。


广东的宵夜,酒倒排在其次,毕竟我们怕喝醉了去吃福建人,而且第二天不想起太晚,毕竟还要去“饮早茶”。


哈尔滨:用竹签架起的夏天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


前半句虽然有待商榷,但后半句绝对就是已经入了夏的东北人民的真实写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哈尔滨的七月,烧烤摊多到随便走进一条道外区或者南岗区的一条老街道,短短一条街上起码有四五家烧烤店。一到了八点之后,街道上可就热闹了,一波波吵嚷的食客开始逐渐占据街面上可见的烧烤店,灯火通明直到深夜。


这些烧烤店中的大多数都是在外面支着支着烧烤摊,店主赤膊站在街边来回翻腾着羊肉串,大扇板扑棱扑棱地将烤肉的香气扇出好几里,引得过路人的馋虫直往里坠。



食客也大多坐在人行道上临时搭建的桌椅板凳之间,三五成群吵吵嚷嚷,嬉笑怒骂皆是生活。烟雾缭绕中尽显一种“接地气”的豪爽劲儿。


“20串羊肉筋,来盘‘花毛一体’,两瓶冰哈啤!”


“唉好嘞!”


食客叫嚷着点单,这是大多数哈尔滨人去“撸串”的标配菜单。爱撸串的东北人都有点“眼大肚小”的毛病,甭管吃不吃的完,上来先点一堆,有酒一切好说。



但东北人吃串可没有你想象中的速战速决,相较于吃,撸串更像是东北人联络感情的一种特殊方式。撸串在东北代表的是一种很放松的状态,大多数人去撸串都是大T恤人字拖的打扮,翘着二郎腿时不时就要爆发出一阵杠铃般的笑声。


边吃边喝,再跟三五好友插科打诨,唠唠闲篇扯扯国家大事,也不用担心声音太大吵到别人。街面上大多数都扯着嗓子笑闹,浑然一片江湖。


就这样撸完一顿串通常怎么也要两个小时以上了,即便是之前再不熟的人一起撸过一顿串后出来也必定是一副勾肩搭背的哥俩好架势。



要不然怎么说东北人的生活哲理就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呢。


再惆怅的时候,叫两个“老铁”出来撸点串喝点酒,说点掏心窝子的话,爽利的笑骂飞在空中,留在桌面上的只有大把的竹签子和空瓶“绿棒子”。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吃完喝完还有烦心事儿?对不起,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西北偏北,把兰州喝醉。”

广袤的大西北聚集了民风彪悍淳朴的少数民族。牛羊肉是西北人的最爱。手抓羊肉要蘸着椒盐,胡辣羊头每一口都让人冒着热汗。清凉的甜醅子散发着淡淡的酒香,油津津的拌面吃得人幸福地打着饱嗝。



夜晚是一天的开始,一条几百米长的小街每天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才纷纷热闹起来。戴着白帽子的回回燃起噼啪作响的炭火,掀开锅盖,羊肉汤升起了袅绕热气,整条街都是香味。


,每一个城市的酒吧里都人头攒动,猜拳声络绎不绝。烤羊肉的路边摊是兰州酒吧门口的标配。跟其他地方的烧烤不同,兰州人的只钟爱羊肉,孜然和辣椒面在炭火中冒着想起,酸辣羊肚一定要刷上醋和蒜调配的酱汁。对于这座西北城市的人们来说,夜宵肯定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才能补充忙碌了一天的体力。



闻名全国的兰州牛肉面,只有在兰州当地吃才地道。宿醉后的清醒是从一碗面开始的。深夜的酒局纷纷散场,灯光熄灭,只有牛肉面馆还通宵达旦。“师傅,辣子多些,蒜苗多些。”红油热汤的牛肉面,日日夜夜地唤醒着这座城市里每一个沉浸迷醉的灵魂。



北京的三里屯有一家著名的网红小吃店——北27号。每次去都要排长队。还开在北区后面家属楼的时候,穿过脏街,一碗鸡蛋牛奶醪糟,兰州臊子面同样能让人从喧闹迷离的酒吧街里回过神来。现在的新店开在了那里花园,依旧门庭若市,那些粗砺的,生猛的兰州小吃,换了环境,也依旧让每一个异乡人流连忘返。



无论是兰州烟火缭绕的夜市,还是北京三里屯精致的小吃店,这都是西北的“深夜食堂”,在两个城市之间,用食物把喝醉了的人们连结在一起。每一个在外漂泊的西北人,靠着这夜色中的小吃,仿佛才能跨越几千公里,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乡。



油水充足,牛羊肉鲜嫩,推杯换盏,在喧哗的城市夜晚,乡愁是每一口吞下肚的食物,是每一盏酒杯里摇晃的灯火。


吃饱喝足,让远方故土化成味觉,“深夜食堂”才有了意义吧。


来源:

本文授权转载自北美留学生日报

(ID:collegedaily)

编辑:蔡骏


其他读者正在看

1.马化腾和马云闹别扭,和事佬只有他可以当…

2.年收入40万的中产家庭,为何总陷入高负债不宽裕的怪圈?

3.新零售就是争夺500万家小门店:阿里京东首度正面交锋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


但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


 ——布留索夫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