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2018,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公有云服务商的下一步怎么走?智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5-21 18:31:44

华为社区当问及云使用情况时,美国或其他主要市场的很多企业都表示,云已经成为它们的标准配置。但中国并非如此,大多数公司仍依赖其数据中心的本地计算能力。中国迟迟不肯向企业云迁移,是导致数字化率低的一个主要因素。

中国很多方面都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商市场和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市场,但企业在投资能够改善运营效率或带来竞争优势的IT技术方面却行动缓慢,其中包括与自动化或高级分析相关的投资。中国迟迟不肯向企业云迁移,是导致数字化率低的一个主要因素。

但是,这种情况或许很快就会改变。在科技领域中,中国的企业领袖目前已经意识到:较低的云使用率拖累了企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他们加大了对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投资力度,甚至有望迅速超越全球同行。中国政府同样也意识到了云计算的重要性,承诺加快其发展。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发布的行动计划,有关领导希望2019年将云计算行业的规模提高至2015年的2.5倍。

近日,麦肯锡咨询公司针对500多家中国企业进行了一次跨行业调研,对大约120家在云服务上花费超过100万人民币(约合15.4万美元)的企业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结果分析了中国企业的云现状,以及公有云和私有云在中国的使用趋势。

以下是智库为您带来的精选分享:

市场“快照”:中国云市场现状

乍看之下,中国云市场近期的发展有声有色。2017年,全国IT总预算中约有14%用于云服务,比2013年增加了一倍多。但是,即便在这种增长之下,中国在云计算方面的支出也仍落后于全球同行。例如,2017年美国的云支出约占IT预算总额的29%,高于2013年的14%左右(图1)

相比许多全球同行,中国企业更偏爱私有云在美国,公有云支出占平均IT预算的24%左右,私有云约为5%然而在中国,公有云和私有云占IT支出的比例几乎持平。

这张中国云市场“快照”显示了当下的市场现状,但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趋势。公有云提供商看似拥有庞大的潜在机会,但市场竞争其实已经非常激烈,以至于领先企业在2017年的降价幅度达到了30%以上。我们的调研为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了一些洞见。

所有公有云提供商,无论规模大小或所在国家,都将继续获得机会

我们的一项调查结果或许能为众多企业带来希望:中国市场向所有具备相应资质的提供商敞开大门,无论其规模大小或所在国家。在我们的调研中,受访者们表示,它们公有云支出中约64%流向了中国四大云服务提供商(图2)。其余部分则流向了跨国公司和其他中国企业。受访者预计,未来三年内,市场份额的构成将基本保持稳定。

未来,公有云市场仍将保持高度开放,基本与当前格局一致。虽然近半数受访者表示,从长远来看,他们希望与大型中国云服务提供商合作,但也有30%的受访者表示更希望与在中国拥有设施和运营牌照的全球企业进行合作(图3)。小型中国企业也可在未来市场占据一席之地,16%的受访者将它们视为首选提供商。

因行业和工作负载不同,公有云提供商所能获得的机遇也不尽相同

和美国一样,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公司、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高科技或人工智能公司最有可能使用公有云(图4)。在这些企业中,互联网服务公司的公有云使用率最高,该行业的所有受访者均表示,他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公有云支出。金融服务位居第二,企业对公有云的采用率为65%。

我们同时也发现了与IT工作负载相关的云模式。我们将IT支出作为云支出增长的替代指标,询问调查对象哪些工作负载现在获得的预算最多,以及是否会在2021年发生变化。受访者预计,消费应用程序、大数据和商业智能在未来三年将取得最大增幅(图5)。这一趋势与中国政府的推动密不可分,政府希望通过推动这些领域的云发展促进GDP增长。

公有云提供商将面临私有云盛行的强大挑战

公有云提供商不仅面临相互间的竞争,还需要克服企业不愿意使用公有云的挑战。

虽然中国企业推迟采用公有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根据我们的调研,其中两个问题最为突出(图6)。

第一,66%的受访者认为迁移的成本和难度是云使用的主要障碍。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大多数中国企业都缺乏足够的先进技术,缺乏标准的虚拟化或容器化工作负载。这些因素会使迁移工作变得复杂,在与公有云提供商进行合作时,问题往往更加严重。就成本而言,中国企业通常不得不创建迁移所需的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从而面临巨额开支。这意味着,中国的公有云提供商不能像其他国家的提供商那样,保证其服务在迁移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降低IT成本。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