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作家||【至味清欢】杨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28 04:09:54


作者简介

 

杨路,湖北仙桃人,文学爱者好,写作者。

至味清欢【原创】

苏轼,左手舞文,右手弄铲。官方介绍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私底下吃货一枚。

余光中先生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提到有趣,很重要的一点是会吃。苏东坡不仅会吃,还会做,而且还有那么一点小幽默,所以他很有趣。尽管命运多舛、颠沛流离,但每到一处,他都能化悲痛为食欲,飞禽走兽、生猛海鲜,吃得不亦乐乎。

他的人生际遇可谓孤寂悲凉,灶膛炉火却始终温暖明亮。一边是诗词字画青史留名,一边是东坡食谱千古流香。他指出,烧猪肉要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他强调,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样烧出的肉,味醇汁浓、肥而不腻。难以想象的是,一个工于烧肉的人,竟能写出“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样清爽淡雅的句子;不难理解的是,遍尝百味,才能拥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彻悟。

人生是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入简的过程。好比参禅,起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日子久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尘埃落定,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通俗一点讲,我们祖先早期觅食仅为果腹,逮啥吃啥,生熟两便;结果后来发现,自然界还有这样那样丰富的食材、分明的味道、多样的吃法,于是讲究起刀工、配搭、火候、摆盘……慢慢的,色香味意形养面面俱到,八大菜系粉墨登场;然而,吃到最后才懂得,“一箪食,一瓢饮”方能“乐在其中”。

中国传统烹饪的核心和美食品鉴的最高境界是“五味调和”。但调和绝不是靠猛火重油,也不是靠料粉味包。荤素食材,本身鲜明纯粹、各具滋味,断然不必过度烹调。蓼茸蒿笋清炒白灼正好,浓墨重彩去制作反倒丢了本味、失了鲜嫩。不少荤菜也可以选择清简的烹制手法,比如水煮白切,这样非但不觉寡淡,反而更能传递出食物本身的鲜美。吃过海南的嘉积鸭、广西的醋泡鸡,摆在桌上其貌不扬,入口皮滑肉嫩惊为天人。海鲜也是,香辣蟹、椒盐虾偶尔品尝就好,最佳吃法,应该保留其咸鲜本味,绝不能让作料占了上风。

儿时,不喜姜蒜,尤厌花椒;更难以接受芹菜、香菜、苦瓜的味道,不明白世间怎会有如此奇怪之食物,直到有一回吃过鱼腥草,然后为自己的孤陋寡闻难过许久。那充斥口腔经久不息的鱼腥味,让人不由自主怀疑人生。后来,随着年岁增长,这些个曾经的深恶痛绝,居然变成了独特的饮食癖好,比方吃饭会专挑姜辣凤爪里的姜、油焖大虾里的蒜、水煮鱼里的花椒;点菜专点芹菜香干、凉拌香菜、清炒苦瓜,时不时还用鱼腥草来思考一下人生。

或许这便是成熟,一个慢慢接受不能接受、改变不愿改变的过程。从有所偏好,到兼容并蓄;从喜好甘甜,到细细品咂苦辣酸咸。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4、作品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每期入选作者寄样刊一份。投稿邮箱:xibuzuoja@126.com(仅限复制)


    齐鲁文学社

    主      编:罗永良

    副  主  编:林雨田    

    执行主编:马俊华  

    执行副主编:苏小桃

    编辑部主任:李克利

    常务编辑:冯小丽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不慕名家|只推佳作

   《齐鲁文学》欢迎您的参与。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