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岁末年终,复旦人最想念的十二道家乡菜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17 19:46:38

好像真的有一种情感是互通的,那便是对食物的感知。


对家乡食物的思念不仅是一种吃货的执念,更倒映着我们怀念的那份乡情。因为对于肚子,那是食物,而对于人,或许就是那许多的故事了。家乡菜,好似一条神秘的线将我们的生活串联起来,交织在一起,共同回味着我们脑海里的那抹情感。


周报君整理了来自中国7个区域、12省份,12道复旦人最想念的家乡菜,不知道有没有哪一样,勾起你的某段情思……



东 北

Northeast China




辽宁 | 炖 菜

Stews

via  jk阿米

(阿米说:看得懂笔名是啥意思的,欢迎勾搭~)




最想念老家的炖菜:猪肉炖粉条、茄子炖土豆、小鸡炖蘑菇、酸菜炖排骨、鲫鱼炖豆腐……以及终极大乱炖。东北大炖菜是南方人完全不能理解的。


炖,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词,提到炖,那是自带模糊效果的,热气腾腾的,暖到心里去。而之所以加了大,更是说明了那个量,管饱!


这个时候不得不说的便是粉,同样的粉,在不同的菜中口感完全不一样。茄子炖土豆的粉要更加清淡,更暖,酸菜炖排骨的粉要更滑,鲫鱼炖豆腐的粉要粗一点,土豆炖豆角的粉是我最爱吃的,最入味。啊,粉,神奇的食物!


还有那汤,泡着饭吃,特下饭;淋在饭上,哪怕是不吃肉也是够的。


至于终极大乱炖,简直是最神奇的一种,每个菜你都认识,可却神奇的放在一起来炖,神奇的味道超赞,不可言说地好吃。


黑龙江 | 朴实的大馒头

Steamed Buns

via 旺仔



其他地方的人听到东北菜,可能想到的都是小鸡炖蘑菇和猪肉炖粉条,或者拜门口黑料所赐,以为东北盛产烤冷面,或者是锅包肉和地三鲜。不过相比之下我更思念的还是馒头。我一般很少想家,想家了大多是因为半夜很想吃馒头。


其实菜总是换来换去的,不可取代的永远是主食嘛。


小时候在大姨家住,姨夫和面和得好,馒头蒸出来放在手里沉甸甸的一坨,特别容易提升幸福感。早晨六点半起来,馒头已经揭锅了,又白又松软,真得看着就好香啊,后来我在一个小伙伴面前不就菜吃掉了两个馒头,她眼睛都要掉出来了。来上海以后真的吃不到好吃的馒头,好好的馒头为什么要炸?



华 北

North China




山西 | 豆角焖面

Braised Noodles with Beans

via 一羽




最怀念家乡的焖面,说着这两个字,我口水都要留下来了。最经典的当然是豆角焖面了。先炒里脊再加豆角,最后加面条焖个十分钟。一开盖,氤氲的热汽伴着浓郁的香气一起涌上来,这种幸福感简直是要飞起来了。虽然焖的时间久,但山西的面劲道劲儿一点也没弱,而且菜的卤汁儿全都浸到面里了,哪怕吃的是面,也是香浓的肉味儿、豆角味儿。小时候和焖面的记忆,就是一家子围着锅一起看着开盖的画面,而且一定是那种老式的木盖子。现在家里人少了,锅也变成现代的锅了,不过这焖面的味道,还是伴着对小时候过年的回忆和对家的思念。


北京 | 炒肝儿

Beijing Style Stewed Liver

via Roy爸爸




作为四九城里长大的北京丫头,最想念的就是炒肝儿了吧。这道菜的原料看起来有点“黑料”,主要是猪的肝脏、大肠,加上蒜等辅料,以淀粉勾芡而成。虽然叫“炒肝”,但其实是煮出来的。


炒肝儿是相当地道的北京小吃,也是老北京人早餐饭桌上的常客。不过虽说北京老字号的早餐店基本都有卖,但都比不上妈妈做的炒肝——真材实料、新鲜美味。


好像在上海从未见过炒肝,这一点其实蛮遗憾的,可能南方的朋友们不太接受内脏的味道?真想吃炒肝啊,真想回家啊。



华 东

East China




江苏·南京 | 梅花糕

Plum Cake

via 胡昊中




烤得稍稍焦脆的面皮,包着豆沙的香甜,顶上布着小元宵、果仁的红绿丝。材料平淡无奇,制法普普通通,但这似熔炼而成的香气却好像有着什么神奇的力量,挥之不去。进入大学以来回家少了。偶尔回一次,不知怎的竟如小孩心心念念地要去夫子庙吃梅花糕。妄想吃着梅花糕就能把自己拽回记忆中的过去。


福建 · 厦门 | 鸭肉粥

Duck Congee

via Simi




现在最想念的就是鸭肉粥了。


特别喜欢思北菜市场里面的一家鸭肉粥,价钱特别便宜,五块钱一大碗。不过这种鸭肉粥是没有鸭肉的,它只是用鸭汤熬煮而成,呈现出淡淡酱油棕色的光秃秃的一碗粥而已,但是却特别特别好吃,很有幼儿园的味道!


你可以跟老板讲加配料,我一般都会加鸭肉、米血还有卤蛋这三样。米血是南方特色的一样小吃,一般用鸭血和糯米混合着制作而成。老板会把米血糕剪成一块一块的加到鸭肉粥里面去。还可以点一份油条配着鸭肉粥吃,特别幸福!



华 南

South China




广东 · 佛山 | 肠 粉

Steamed Vermicelli Rolls

via cheuklam




肠粉可谓老少咸宜,斋肠、牛肉肠、虾肠、叉烧肠……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每个周日,我都会一大早和爷爷一起去出名的排挡吃肠粉。爷爷在隔壁粥店点上两碗滚粥坐定,我排队买肠粉。爷爷的挚爱是牛肉肠,而我最爱叉烧肠。


老板从蒸笼端出两只小碟。小碟上整齐铺着两段色白甘香的肠粉,边上摆着两棵熟菜心,最后撒上熟芝麻和葱花,再淋上豉油,就大功告成了。


吃肠粉的时候,爷爷最喜欢和我讲以前的故事。他每次总是留下最后一段牛肉肠粉让我吃。来上海上大学后,总觉得吃过的酒楼和茶餐厅里的肠粉的味道都不正宗。


寒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和爷爷去吃肠粉。


香港 | 鸡蛋仔

Hong Kong Style Waffle

via Richard Li




香港作为美食天堂,有着中西方各种各样的美食可以供人们选择,但要找到属于香港的“家乡菜”就得看香港的地道小吃,而其中的代表作就非鸡蛋仔莫属了。


鸡蛋仔是大概在50年代兴起的一种街头小吃,香气扑鼻且价格低廉。要找到鸡蛋仔不需要去高大上的餐馆,只要在当时还普遍存在的流动“小贩”处就可以找到。鸡蛋仔是一种陪伴很多香港人成长的味道,特别是小孩放学的时候提着轻快的脚步去买一份,那种感觉特别好,这种味道与情感相信是属于很多香港人的一份集体回忆。



西 北

Northwest China




新疆 | 米粉儿

Fried Rice Noodles

via 清真溜溜王




说到最想念的东西,果然还是米粉儿了。新疆米粉儿,主材料米粉倒是没什么特别,不外乎有着粗粗的形状,吃起来富有嚼劲。酱料才是绝对的主角。


新疆菜重油、重辣,追求刺激、浓郁的味道,这酱料同样如此。炒米粉的师傅把块状的芹菜和大葱扔到锅里翻炒,再和上辣到呛人的浓稠酱汁,那滋味简直不能更美妙了。一份炒米粉儿,秉承着新疆量大饱腹的特色,但酱汁却能满满地占到一半,香浓得令人饱足。


记得我初中那会儿,最爱吃炒米粉儿,下课的时候一帮小姑娘总是成群结队地去排队,每次必战“变态辣”,让师傅把酱料可劲儿地加。吃一口就开始呛得不行,直到后面辣到鼻涕眼泪一把一把的,再猛灌一口小店里卖的瓶装雪碧,那一瞬间透心凉的感觉,真是青春的味道啊。



华 中

Central China




河南 · 郑州 | 烩 面

Stewed Noodles

via 想泡油条的胡辣汤




原汁原味的河南,在城市的缝隙里。


老街,木桌,三脚凳。四两烩面,得劲儿。


中间厚,两边薄,油拓过的面片儿,在烩面师傅手里舒展,延长,环绕,打旋儿,上下翻飞。拉到人的两倍高,一对折,瞬间和浓浓的骨汤合二为一。陶瓷蓝花儿大碗里,四两,其实只有两片儿面,却浸足了汤汁。一口咬下,面筋道,厚实,汤鲜美,温醇。面头上卧着厚切的大片羊肉,炖得是烂而不腻。周围点缀着海带丝,百叶丝,黄花菜,绿小葱,红枸杞。黑红绿白黄,一幅中原风景。


烩面的精髓,是汤。八味药材,劈骨而炖,浓醇的乳白色的汤在小火上懒洋洋地翻滚。热腾腾的白汤给眼镜蒙上一层白色的雾气,带着草药的清香。温润的汤汁顺着喉咙不紧不慢地滑下,暖意流淌到每根神经末梢,滋补,得劲儿。头一口,得从汤开始,最后一勺儿,得以汤结尾,原汤化原食,从一而终,不可忘本,品性如此。


小碟儿的糖蒜,就摆在碗边儿,时不时嘬上一口,醇厚之间,一点醋意,也可醉人。一大碗儿烩面下肚,抹抹红润的嘴唇上的油光,一口饮下手边解燥的普洱,擦擦汗,拍拍肚。


这日子,中了。


西 南

Southwest China




重庆 | 回锅肉

Double-cooked pork slices

via 多瑞丝




小时候,家楼下餐馆最擅回锅肉。炒肉的时候,总时不时杂耍似的把锅一抬,火苗“噌”地从锅里冒出来,串得老高。熟得恰到好处的一片片泛着金黄色油光的肉,配上青椒那诱人的绿;看似柔软的肉带着一丝香脆,青椒的辣又是那么地恰到好处,让人回味。


不过,那家餐馆最终还是搬走了,虽然妈妈的手艺已经进步到和那老板有得一拼了,我却也很少能尝到记忆中的回锅肉的味道了。


云南 | 饵 块

Er'kuai

via 16新闻小朋友




饵块,是用煮熟的米饭放在流水下冲制而成的,吃起来粘粘的很像年糕。主要的做法就是“烧”,不过其实更像是“烤”。厚状的饵块,直接在炭火上烧制,之后抹上厚厚的一层腐乳;薄状的饵块,一般会把它摊开做成“一套一套的”当早饭。


咸味的吃法,是先抹一层辣酱或甜酱,接着再铺一层肉酱,里面可夹油条、酸菜、土豆丝之类;甜味的吃法,是先铺一层白糖,再加一层花生,最后将饵块捏合起来。那种绵密的口感真是太满足!


除此之外,饵块还可以炒着吃。饵块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十分百搭,和各种食材都能兼容,并且它的吃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最近的新吃法是在饵块里面夹烧烤,好吃得要上天!


在大理,饵块摊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只要看到很大的伞状棚,底下就一定就是卖饵块的。前一阵我走在文图外面的黑料街上,老远就看到一把很大的伞,那一瞬间我一晃眼,以为是卖饵块的小摊儿,眼泪都快出来了。结果跑过去一看,是个卖炸年糕的。虽然蛮失望的,不过我还是买了一根尝尝。至少在口感上还是很相近的呀~哎,果然是太想家了~


食品的原料容易运输,但家的味道却不易找寻,有些食物只有在家里的味道才是最正宗的。56个民族、8个公认的主要菜系和无数的烹饪风格,但舌尖上念着的总是那一道道的家乡菜。那味蕾上的体验联通的是浓浓的思乡情。


江依梵 钟雪莹 | 编辑

胡昊中 江依梵 吕艾雨 薛皓玥 钟雪莹 | 采访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特 别 鸣 谢 |

jk阿米 / 旺仔 / 一羽 / Roy爸爸 / Simi / cheuklam / Richard Li / 清真溜溜王 / 想泡油条的胡辣汤 / 多瑞丝 / 16新闻小朋友


感谢这些可爱的同学和周报君分享美食、情感与故事,愿你们在年终到来之际都能够重拾最心心念念的家乡味道~!

也欢迎更多的小伙伴和周报君分享你最想念的家乡味道!



 往期精彩 

「岁末待归」你的我的,复旦一刻——年终特刊策划,来订制一份专属时光轴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